您的位置 首页 国际

援助物资排起长龙 加沙“生命通道”重开一波三折

  当地时间10月18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表示,拉法口岸将暂不开放,直至另行通知。

当地时间10月18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表示,拉法口岸将暂不开放,直至另行通知。

拉法口岸重开日期难定

援助物资排起长龙 加沙“生命通道”重开一波三折

△当地时间10月16日,一辆叉车在埃及阿里什的援助仓库内运输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拉法口岸位于加沙地带南端,连接埃及边境,是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出加沙的主要通道。由于口岸迟迟未能开放,大批援助物资聚集在拉法口岸埃及一侧,等待进入加沙。

18日,巴勒斯坦驻埃及大使馆宣布,在与埃及有关当局沟通后,拉法口岸将于20日重新开放,以允许居住在埃及并希望返回加沙地带的公民按照既定的协调机制出行。

然而当天晚些时候,以总理办公室称,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已指示,拉法口岸将暂不开放,直至另行通知。该口岸的开放将根据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履行其在归还被扣押人员遗体方面的义务以及双方商定框架的执行情况进行考虑。

援助物资排起长龙 加沙“生命通道”重开一波三折

△当地时间10月15日,装载人道主义援助的卡车在拉法口岸等待过境进入加沙地带。

在此之前,拉法口岸重开日期已经一再变更:

  • 以色列政府10月10日凌晨批准加沙停火协议。以军发言人表示,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已于当地时间10日中午12时生效。停火协议规定,拉法口岸将在停火生效后72小时内开放
  • 以色列政府14日以哈马斯未能按时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员遗体为由,决定暂停重新开放拉法口岸。
  • 15日,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一度报道称,鉴于哈马斯14日夜间向以方移交了部分被扣押人员遗体,并计划移交更多遗体,以色列方面决定按原计划于当天重新开放拉法口岸。
  • 15日稍晚时,《以色列时报》又援引以色列安全部门官员的话说,拉法口岸15日不会开放
  • 以色列外长萨尔16日在意大利出席会议时表示,拉法口岸大概率将在当地时间19日重新开放,供人员通行。

运入加沙物资“远远不够”

多方呼吁重开拉法口岸

包括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在内的多家国际机构表示,鉴于加沙面临严重饥荒,清理和重建需求极其迫切,必须确保所有入境口岸都能开放。

据悉,联合国相关机构有大量载有物资的卡车正等待进入加沙地带,但目前仍无法通行。

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近日敦促以色列立即开放所有进入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过境点。作为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生效后进入加沙地带的最高级别联合国官员,弗莱彻18日在加沙地带视察时表示,与七八个月前他看到的景象相比,如今的加沙地带大片区域已成荒地,眼前的一切都惨不忍睹。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则表示,由于以色列推迟开放拉法口岸,发自埃及的援助卡车只能绕道前往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在那里接受以方检查后才能进入加沙地带。

世界粮食计划署17日说,自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平均每天大约560吨食品运入加沙地带,但远远低于实际所需。而且,世界粮食计划署难以进入包括加沙城在内的加沙地带北部地区开展物资分发,呼吁以色列开放埃雷兹等加沙地带北部与以色列接壤的口岸。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18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多次违反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巴加埃还批评以色列拒绝履行重新开放拉法口岸的承诺。他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切实行动,迫使以色列停止犯罪、撤出加沙,并向加沙人民提供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援助物资排起长龙 加沙“生命通道”重开一波三折

△当地时间10月18日,加沙地带汗尤尼斯,一个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帐篷营地。

根据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每日应有600辆卡车进入加沙地带。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弗莱彻15日表示,今后每周将有数千辆装载援助物资的卡车进入加沙,以缓解饥荒。但他强调,在当前医疗服务匮乏、220万加沙居民无家可归的情况下,这些援助“远远不够”。

近日,加沙地带政府媒体办公室主任伊斯梅尔·萨瓦卜塔说,冲突平息以来,进入加沙的援助物资与实际需求相比只是“沧海一粟”。“当地急需大量、持续且有组织地运入援助物资、燃料、民用燃气及医疗卫生用品”。

多家援助机构及联合国机构表示,他们已在埃及一侧准备好援助物资,正等待时机运入加沙。联合国官员同时警告称,眼下运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远远不够”,难解饥荒、医疗短缺等燃眉之急。

“生命通道”关闭

加沙人道主义困境加重

援助物资排起长龙 加沙“生命通道”重开一波三折

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前,加沙地带主要有3个口岸用于人员流动和货物运输,分别是位于加沙地带南部的拉法口岸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和位于加沙北部的埃雷兹口岸

其中,凯雷姆沙洛姆口岸主要用于货物通行,而拉法口岸和埃雷兹口岸还可用于人员流动。在这三个口岸中,凯雷姆沙洛姆和埃雷兹口岸的另一侧均为以色列,一直受到以方的严格限制。

而拉法口岸则与埃及接壤,在冲突爆发前,曾是加沙地带唯一不由以色列控制、联系外界的通道。

冲突爆发后,绝大多数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都要在埃及集结后,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因此该口岸也成为200多万加沙民众的“生命通道”

2024年5月初,以军控制拉法口岸加沙地带一侧。埃及方面随后指出,以军行动对援助人员和车辆构成安全威胁,拒绝配合以方将物资从口岸埃方一侧运入加沙地带。

今年1月,巴以达成临时停火协议后,拉法口岸一度重新开放。但3月以军向拉法发布“撤离令”后,口岸再次关闭。此后,从埃及一侧进入的国际人道物资要绕经凯雷姆沙洛姆口岸、接受以方检查后才能进入加沙,加沙人道主义困境持续加重。

度日如年

加沙民众期盼开放口岸

当地民众表示,虽然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已经生效,重建工作也已经提上日程,但仍有连接加沙地带的口岸没有开通,相关设备也不被允许进入加沙地带。拉法口岸的关闭也对加沙地带伤病员赴海外就医造成影响,民众强烈呼吁以色列尽快开放拉法口岸。

援助物资排起长龙 加沙“生命通道”重开一波三折

当地居民易卜拉欣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众多病患和整个加沙地带来说,拉法口岸就是生命线。口岸开放后,就可以每天把一些病患送到海外接受治疗,像他儿子这样的病患就可以得到救治,继续生活。易卜拉欣呼吁以色列开放拉法口岸,然而他还在等待,并感到度日如年。

点击进入专题: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

责任编辑:过博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头鸟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fk4.cn/1357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